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开设专业73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五个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1个全国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及日本学研究中心和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学术机构。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紧紧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素质、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战略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比较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金融与经贸、法律、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传播、外语教育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外语专业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学校已开设60个外语本科专业、12个非外语本科专业和一个翻译专业。已开齐24种欧盟国家官方语言,是目前我国教授外语语种最多的高等院校。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总数77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659人,硕士生1803人,博士生417人,留学生873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0.1%。
2013年,本科招生专业为33个,录取1197人。其中,保送生232人,来自全国17所外国语学校,占全校本科招生总数的19%。统招提前批次500人,占全校本科招生总数的42%,在全国30个省市录取平均分数线高于重点线76分,其中6个省市超出100分以上。统招一批次355人,占全校本科招生总数的30%,在全国31个省市录取平均分数线高于重点线81分,其中15个省市超出100分以上。其他本科生包括高水平运动员(游泳)4人,贫困地区专项计划20人,内地新疆、西藏班33人,港澳台联考6人,少数民族预科生转入33人,新疆协作计划转入14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33人,专任教师684人,教授、副教授361人,来自45个国家的外籍教师147人。学校生师比为15.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80%。
学校本部总占地面积486.3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为2.8717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368个,语言实验室75个;体育运动场地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面积1.9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2.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4M2,生均实验室面积为1.02M2。学校图书馆现馆舍面积8704平方米,有各类阅览室27个,阅览座位2774席。馆内藏书丰富,种类齐全,在校生生均图书77册。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电子图书48.2万种,电子期刊26000种,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2013年,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6276.2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140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18.1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300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119万元。
上述条件为学校本科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在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北外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的主线,以质量换数量,以特色胜规模,以创新赢先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英语专业、德语专业、法学专业三个试点单位为代表的教学领域综合改革。此外,我校响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积极推进非通用语种专业群建设,探索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模式。
(一)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果
1、课程建设
2013年,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我校英语专业基于过去六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启动了人文思辨系列教材(精读、口语、写作和听力,共16册)研发项目;确定讲座型、研讨型和写作型三种专业知识课程教学模式系列研究课题,以及以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系列研究课题;举办“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学术论坛,编辑出版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论文集;开设了面向海外留学生的“中国研究”系列课程;优化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启动建设国外名校人文社科视频课程资料库。
德语专业在本科阶段实践了“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方案,系统开设了用德语讲授的文学、语言学、翻译、外交、经济、跨文化交流等课程,以动态的开课和选课机制为平台,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知识追求和个人发展。2013年9月,以“动态多元课程体系”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法学专业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五大课程模块——中国法模块(双语)、英美法模块(英文)、英美语言与文化模块、法律实践课程模块及商科课程模块。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互相补充,有机统一,共同构建培养卓越的国际化法律人才所必备的知识结构。
近年来,北外大力推动院系平台课程和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各院系都着力打造专业特色课程,为申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12年,北外申报的三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戴桂菊教授主讲的《走进俄罗斯》和张建华教授主讲的《俄罗斯文学的品质与文化特性》两门课程成功入选第四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我校申报了李英桃教授的《谈判学》课程,现已入选教育部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之于外语学科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外语专业教材建设工作,从教材建设立项、教材编写培训、教材资助出版、精品教材培育等环节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使教材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长期以来,我校各外语专业编写的教材为全国外语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外语院系所广泛选用。
2013年,经过严格评审,校级教改项目共计立项37项,其中18项为教材建设立项,学校支持经费共计35.5万元。在2013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申报工作中,我校共有五项七部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荣誉称号。2013年,我校组织了第5次亚非语种群、欧洲语种群教材资助出版评审工作,7册教材通过评审,纳入资助出版计划,资助经费共计28万元。
3、实践教学环节
在整合与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英语专业制定完成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学生实践教育/实习调查问卷》;成立了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案》初稿;形成了初步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评价体系》框架;与亿利资源集团签订学生实践教育和实习基地,并于2013年暑假开展合作。
法学专业进一步健全“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先后与商务部条法司、财政部条法司、丰台区律师协会、中伦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签订协议,建立了实践基地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英语专业建设了“独立研究”课程,探索拔尖人才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召开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修订论证会”。经过几年的探索,英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英语专业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探索与创新”获得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法学专业创新非通用语种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非通用语种学生法学双学位的培养力度,加强双学位教学质量监控;深入探索“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法学院、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法学院、德国帕绍大学法学院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派出4名学生分别到美国、芬兰和英国等国家法学院深造学习;派出8人次学生到美国、土耳其参加暑期项目;接待美国、澳大利亚等学生来华暑期项目。
(二)非通用语种专业群建设
“国家战略亟需非通用语种群”建设是我校“十二五”规划中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核心目标是适应国家顶层战略发展需求,积极配合我国对外交往的发展大局,调整非通用语种的学科布局,大力加强非通用语种学科建设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了数十个非通用语本科专业。2013年,我校获批增设了两个非通用语专业:尼泊尔语和索马里语。至2013年,我校共开设了60个外语专业,涵盖所有欧盟和东盟国家官方语言,其中22个非通用语种为全国唯一学科点。目前,新增语种先不招收本科生,而是作为第二外语、第三外语,采取辅修、选修形式,向全校学生开放,同族语种或相邻国家语种学生优先选修,每周4课时,开设一学年,计4学分。2012-2013学年,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克罗地亚语、挪威语、希伯来语等7个语种纳入了三外模块。2013-2014学年,除了上述7个语种外,非洲的阿姆哈拉语和亚洲的梵语也于该学年首次纳入外语通选课模块,每门课选课人数在14人至30人不等。据统计,2013-2014学年,全校三外模块选课人数为338人次。
(三)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
为适应国家对国际化战略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近年来,北外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外语拔尖人才培养的路径,以“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为平台,着力培养国家亟需的、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可以承担重任的高级外语人才。与此同时,外语拔尖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全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北外人才培养质量。该计划2010年开始在英语学院实施,目前已经覆盖我校所有外语院系。截止2013年底,共有208名学生经过严格考核入选该计划。其中,2010年度9人,2011年度52人,2012年度75人,2013年度72人。2013年7月,我校首批战略班学生,2009级的46名同学于顺利完成了战略班课程学习,获得“荣誉证书”。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际化战略人才”的培养工作,2013年教务处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商学院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两次专题讨论,对2013年入选战略班学生的校级课程开设方案进行了调整。此次调整的整体思路是:按照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大学科领域来建设模块课程,为战略班学生搭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中哲学模块建设2门必修课程,政治学和经济学模块分别建设1门必修课程和2门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为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
四、质量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本科教学是北外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基础,也是重点。因此,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校一方面通过专题教学研讨和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交流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优秀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本科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各级领导和教学督导组听课制度监控教学质量,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一)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及教学研讨会
为了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升我校各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优秀教学经验的推介与共享,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每个春季学期举办全校范围的不同课型的教学观摩或研讨会,在每个秋季学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这已成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惯例。
1、召开2013年度外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研讨会
为进一步探索我校外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研讨评价标准,推动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2013年3月11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全校外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研讨会。时任副校长钟美荪出席研讨会,全校外语专业部分负责人、写作课程教师和其他课型教师5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教学研讨会请我校英语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写作教研室主任张莲老师作了题为“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的发言。她在发言中从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改革背景、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学习理论、写作课程的改革设计与实施、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问题与反思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在张老师的报告之后,与会教师针对各专业写作课程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召开2013年度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专题研讨非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2013年11月23日,我校召开了“2013年度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暨非专业外语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教务处、研究生院联合主办,来自专用英语学院及全校教学单位的领导、部分非专业外语教学教师代表、校督导组全体成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务处、研究生院工作人员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对涉及全校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非专业外语教学进行了整体研讨,旨在全面总结我校非专业外语教学及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北外优良的教学传统,以期稳步推进我校非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构建符合北外特色的非专业外语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人才。经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校非专业外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从中总结提炼出的一系列改革思路令人自豪与欣慰。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都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中学生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我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态势,我校非专业外语教学应在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在青年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予以深入思考。
(二)继续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
我校于2006年建立了领导听课制度,对校领导、各主要职能部门、院(系)党政领导的听课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听课,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沟通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态,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确保教学中心地位,贯彻“教学立校”的基本方针,学校对原有听课制度做了补充规定。这一制度的完善,加大了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进一步保障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我校各级领导共99人次深入各院系教学第一线听课,总计听课253次,合506课时。其中校领导14人次,共听课44次,合88课时;院系领导79人次,听课193次,合386课时;有关职能部门领导6人次,听课16次,共32课时。听课范围基本覆盖了全校绝大部分本科教学课堂,对本科教学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全面监控本科教学
自1999年建立本科教学督学制度以来,我校先后通过教学督导听课,对本科教学运行秩序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师授课点评,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等途径,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教学督导工作。2009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本科教学的需要,学校制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督学工作补充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2013年,我校继续聘任8名有经验的退休或在职教师担任本科教学督学。这一年来,校督导组共召开月度工作例会7次,8位督导共听课289次,合578课时,撰写督导工作报告16份。报告中,督学们认为我校大多数老师教学态度认真,十分努力;学生学习刻苦用功,学风良好。但通过督导检查,他们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时有违背外语教学原则的问题;二是青年教师教学法培训、新老教师传帮带、教学法培训等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落到实处;此外,目前的教师晋升、评估制度,使部分教师未能给教学以足够重视;三是部分教师未针对不同课型和教学实际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四是课堂纪律和学风仍存在一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督学们建议:各院系应经常组织教学方法研讨会,组织相同课型、不同教师间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务部门排课时,应有利于组织相同课型、不同教师间的教学观摩活动等等。
在积极推进教学综合改革的同时,我校始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采取相关举措保障和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掌握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以致用;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经验证明,这些举措从不同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3年全校本科教学评估共评估课程1372门,其中90分以上课程为1242门,优秀率达到90%。2013年本科生毕业生1166人,1150人成功获得学士学位。截至2013年8月31日,2013届毕业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率94.9%,其中部队0.8%,党政机关14.2%,国有企业34.3%,民营企业29.0%,三资企业14.8%,其他事业单位5.5%,中等、初等教育单位0.7%,其他0.7%。用人单位表示,历年来,北外都是语言类职位首选院校。北外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语言功底扎实,多数同学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都有出国留学经历,熟悉对象国国情,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继2012年立项150个“大创计划”项目之后,2013年,我校又立项80项。在严格项目立项评审的同时,学校加强了对项目结项的审查力度,提交书面结项材料之外,增加了现场答辩环节,答辩专家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深入交流。这一过程,既审核项目的完成情况,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学术训练的机会。项目评审结果由各专家组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获得优秀和良好的项目,学校为其制作了项目展板在教学楼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成果展示,激发了低年级同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热情。
(三)社会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歆语工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依托自身优质的外语教学科研力量,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地区,推出的以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支教帮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扶贫系列计划。2010年,“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奖,成为中国唯一荣获该奖的项目。
2013年度歆语工程主要面向我校二年级、三年级以及研究生进行招募,组成43支队伍,参加志愿服务总人数700余人,其中包括带队教师50余人。在43支队伍中,支教团队19支,参与师生人数约200人,服务地区包括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湖南、江西、河北等省份国家级贫困县,受益人群数千人。师资培训方面,来自川、陕、甘三省及北京、河北、湖南等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共计650人参加为期12天的英语培训。2013年度歆语工程项目还与新加坡红十字会进行了合作,由新加坡红十字会向我校捐赠合作基金人民币344万元,通过“歆语工程”教育扶贫和志愿服务平台,将基金用于支持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中小学英语教学。
六、特色发展
2013年9月,以“动态多元课程体系”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在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动态”是指在课程的地位上打破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界限;“多元”是在原有的立足于传统日耳曼语言文学、德国外交和德国经济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专业倾向课程。
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6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4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助性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3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二)“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推陈出新
该体系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以满足学生的知识追求和个人发展为基本导向,系统开设用德语讲授的文学、语言学、翻译、外交、经济、跨文化交流课程,丰富了德语学科的内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知识结构的余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出了德语教学的一条新路子,与国内外德语专业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意义。
2、内容丰富方法新颖
在“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北外德语专业新开设了12门课程,大大丰富了原有的课程供给,内容新颖、前沿,采用专题报告、讨论、辩论、采访、模拟国际会议等新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有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又有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实现了语言技能训练与专门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
3、课程体系完备贯通
该体系打通、理顺了本、硕、博各类课程的科学链接,各设六个专业方向,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与硕、博阶段的研究方向直接呼应,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贮备。如今,德语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有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硕、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衔接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
4、管理模式开放灵活
通过学生自主择课建立了课程间合理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使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时时存在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课程和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选择,教师无论职称高低都可以提出开新课申请,资历不再是决定性的标准,进一步激发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新开出的12门课程中有8门导论课由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担任。同时,这一管理模式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选课时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要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通过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合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并要思考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关联。
七、问题与对策
基于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分析,以及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我校本科教学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一方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以规范课程大纲为抓手,保障课程质量
课程大纲是课程规划图,也是师生针对一门课程签订的合同。课程大纲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形式、教材和阅读书目、考核方式、教学要求和作业以及违规惩罚措施等详细内容,使学生能够根据课程大纲了解每周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目前,我校课程大纲繁简不一,个别课程因为大纲对考核方式阐述不够详细引发学生对教师处罚措施的不满。2014年度,我们准备以规范课程大纲为抓手,监控教学过程,进一步保障课程质量。
2、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留学管理机制
随着我校本科生出国人数的逐年增多,学校及各专业亟待出台详细的本科生出国留学管理办法,包括学籍管理、学业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规定,使学生在境外的学习成为在我校学习经历的有效延伸。
3、加强考勤、考风、考纪工作,全面推动学风建设
2013年,督学总结会中多次提到我校课堂纪律和学风仍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2014年教务处将联合学生处,通过主题班会、签署诚信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学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杜绝作弊行为,树立良好学风。此外,通过提升教师对严格考勤管理工作意义的认识,使考勤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院系专业课互选机制,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因为外语专业顺序清晰的课程体系和超小班的教学特点,院系之间专业课互选机制始终没有建立。随着我校非外语专业的发展以及部分外语专业用中文开设的院系平台课的日益成熟,应学生的要求,我校将建立院系之间专业课互选机制,并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确定互选课程的模块归属和学分认定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